“一座广府城,半部华夏史”
本方案设计为广平府署博物馆,项目位于中国河北永年区,类似的府衙博物馆经过考察,全国仅剩下六座现存比较完整的,本项目的设计也是对中国古代的府衙文化进行了大致的研究与设计并尽可能的展示出古代府衙文化的特殊性与特别文化价值。
通过研究资料,《畿辅通志》记载清代直隶省辖十府,分别为顺天府(北京市)、永平府(卢龙县)、宣化府(张家口市宣化区)、天津府(天津市)、保定府(保定市)、河间府(河间市)、正定府(正定县)、顺德府(邢台市)、广平府(永年县)、大名府(大名县)。广平府治一直在永年城即广府古城。广府古城北魏之后一直为广平郡治、洺州州治,广平路治,明洪武元年(1368)始置广平府,辖九县,清雍正之后辖十县,分别为永年、邯郸、鸡泽、曲周、肥乡、成安、广平、清河、威县、磁州。民国二年(1913)废府留县,广平府完成其历史使命,实际存在了545年。
广平府署是历史上著名的“畿南八府”之一,明朝时就已闻名遐迩。府衙位于古城中央北部,正对南大街,东西两侧各为东、西宫墙街,署前有“三辅襟喉”牌坊,至明时已形成由照壁、大门、仪门、戒石亭、大堂、二堂、三堂、东四堂、西四堂、东客厅、西客厅、东科房、西科房、花园等官署和官宅组成的大型府署。府署是在唐初夏王窦建德所建万春官的原址上而建,据明嘉靖《广平府志》记载,府署原建年月不详,仅述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八年(1375年),知府史昭重建。万历十五年、崇祯九年,知府蒋以中、程世昌均重修。清朝以来,曾有十五任知府修葺或增添其它建筑。民国十七年县长许之洲再次修建。复建后的广平府署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有大小院落19个,房屋160余间。由照壁、大堂、二堂等官署和官宅组成,形成以文东武西中轴对称的建筑格局。
同时,府衙内我们设计分别有,古代非遗展厅、古代衙门展厅、古代科举展厅,古代六科文化展厅,古代刑具展厅,古代衙门文化展厅,古代衙门幕僚展厅,等不同种类的展厅,我们设计的周期为期14个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考察了全国仅存的6座府衙为依据,保证资料与展陈的严谨性与准确性,通过不同的声光电与展示手段,充分展示出古代关于府衙的文化与意义。
中和堂为古代衙门的重要区域,二堂又称“中和堂”。“中和”二字出自于《中庸》:“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以中为度,以和为贵,中和堂就是取中庸和谐集于一堂之意,是知府处理日常事务的场所。 我们在此区域完美的展示并还原出中国古代时期的府衙日常办公文化与礼仪,并仔细校对了每一副对联和牌匾的文字含义。
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由中门和东西两个便门组成,是知府拜接圣旨和迎接贵宾的地方。进入仪门由严格规定,一般都是东进西出,中门平时关闭,遇有重大仪式才“大开仪门”
“公生明 廉生威”, 据王克煜等学者考证这是一则明清官吏引以自戒的座右铭,出自明朝山东巡抚年富之手。最先立此言为碑的明代泰安知州顾景祥一生为官清正廉明。后山东巡抚年富用楷体书《官箴》刻石,作为自己为官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座右铭。朱镕基同志、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讲话中引用这段名言。 我们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段完美复原了当时的庄严并且肃静的牌坊,此牌坊也是中国古代府衙的重要标志之一